他山之石〡探索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上海剑指金融科技中心

青岛日报8月29日8版

(点击版面查看详细内容)

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上海剑指金融科技中心

科技创新与传统金融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发生,并逐渐形成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对于正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金融科技正在成为全新的突破口。

早在今年年初,上海就曾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将推出金融科技企业培育、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措施,在5年内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表示,上海正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

对于正在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青岛来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突破发展同样意义非凡。上海如何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政策三连发为金融科技护航

近年来,上海开始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力,举措多多,并将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纳入到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目前,上海已出台三个文件对上海金融科技发展做出了指引并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9年1月22日,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6+1”格局,金融科技中心位列其中。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金融科技研究领先发展,深化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面提高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治理效率和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业务系统、技术测试、信息安全等云服务,探索金融业同其他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积极推进金融科技标准研究,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研究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探索基于大数据等技术的穿透式监管和智能监管方法,建立风险测试区。

2020年1月8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表示将力争用5年时间,把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今年2月14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发布,上海将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在政策的引导之下,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上海。这其中有科技巨头和传统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及众多的新兴金融科技创新企业。

目前,上海已经初步集聚了上述各类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中,2009年,太平保险集团设立太平金融科技。平安集团在2011年创建陆金所,又在2015年设立金融壹账通。兴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于2015年、2018年、2019年在上海设立兴业数金、建银金科、中银金科。此外,支付宝2015年将总部搬迁至上海。2017年,万向区块链也实现落户。2018年,蚂蚁双链科技、蚂蚁区块链科技落地上海黄浦区。中债数字金融科技、德勤勤跃则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沪揭牌成立。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才高地、开放的高地,市场要素的高地,也是支付宝的总部所在地、蚂蚁全球化的重要基地,我们希望从上海出发让支付宝走向全球,拥有更大的舞台。”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说道。

金融科技企业聚集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正在进一步显现。

今年5月17日,由上海国际集团倡议发起主办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合作与产业促进平台,推动成员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期深度合作,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高水平集聚和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度融合。上海在金融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可圈可点。

2020年,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再次引入金融科技排行榜,展现各城市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和发展情况,上海位列第三名,仅次于纽约和北京。

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初步建立

对于任何新鲜事物来说,风险防控与鼓励发展同样重要,金融科技也一样。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看来,上海应当重视金融科技风险监管,主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的规范制度,让金融科技在规章制度下,有约束地有序发展。

前些年无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前车之鉴。

如何解决金融科技领域鼓励发展与防控风险的两难问题?

“沙盒监管为鼓励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的机制保障,实现了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间的更好平衡。”井贤栋表示,关键是把创新落到实处,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并且加大力度去做。

监管沙盒最早由英国提出,目的是给新兴的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空间。它秉持柔性监管理念,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通过提供一个风险可控的真实市场空间,支持金融机构对创新产品进行探索和实践,及时发现和规避产品缺陷和风险隐患。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了上海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即上海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而上海也成为扩大试点的6市(区)中率先公示创新应用项目的城市。

从公示情况来看,上海首批试点应用共有8个项目“入围”,其中金融服务创新项目4个,科技产品创新项目4个,申报主体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银行卡清算机构等持牌金融机构及相关科技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创新应用项目中,有5个项目是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联合申报,体现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多元生态融合。

上述项目均是借助创新技术解决金融行业在开展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时面临的各种难题,如风险数据获取成本高、银行融资服务覆盖面小等,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数据孤岛”问题,试点项目提出了创新方案。此前如何打破银企之间的信息孤岛,一度成为不少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苦恼。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明确表示,上海要在试点过程中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推进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数据交换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数据的管控,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 沛 整理自澎湃、《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等)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