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红动胶东│平度: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电子屏上一道道金光闪过,汇聚成一枚熠熠生辉的党徽,随之标有10处“红色地标”的平度地图徐徐展开,制作精美的“红色护照”盖章打卡……

6月27日上午,平度市“心向党·梦飞扬”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启动仪式在刘谦初红色文化园举行。

打卡红色护照,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如何让红色资源成为“活教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平度聚焦建设青岛市党性教育基地中心片区和胶东半岛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优化整合优质党史资源,规划红色旅游线路,绘制红色地图,打卡“红色护照”。

为进一步讲好革命故事,培育时代新人,平度市推出的打卡“红色护照”游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在听、看、游的过程中传承革命精神,使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活”起来、色彩“亮”起来,也成为思政课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课堂。

平度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共有1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红色护照”共收录了10处,平度市党史馆、平度市博物馆、刘谦初红色文化园、杨明斋故居、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平度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平度旧店红色史馆、五虎将抗日纪念馆、平度市南村镇红色文化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建军旧址等赫然在列。

“持‘红色护照’可免费打卡‘红色护照’游,而且还设置了一至五等奖和纪念奖,集齐10枚印章获一等奖,集齐9枚印章获二等奖,以此类推,集齐5枚印章可领取纪念奖一份。”平度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红色护照”深红色的封面上醒目地印着“心向党、梦飞扬”字样,制作精美、寓意深刻,成为不少孩子、家长热衷的“礼物”。内页中,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介绍了红色地标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刘谦初红色文化园是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建有文化广场、红色记忆雕塑、宣誓墙等,展馆集中展示了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的刘谦初,一颗红心、忠勇为党的感人事迹;平度市党史馆占地4800余平方米,分为党史展馆、党性教育基地2个部分,对平度市党史资源、百年发展进行了系统化全景式展示,是平度市打造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综合平台……

“一本本‘红色护照’是出发的‘初心’,一页页翻过,是前行的力量。小手拉大手,打卡红色地标,重走革命路,点燃青少年红色火种,让他们从小根植红色基因,是一段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的‘游学’。”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郭爽说,通过开展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走出课堂,走近红色历史地标,在学习、探究、实践中亲身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刘谦初:视党为最崇高可敬的母亲

位于田庄镇的刘谦初红色文化园,总投资2238万元,整体布展以“刘谦初烈士革命事迹”为主体,以“红色基因血脉传承”为轴线,着力打造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田园观光等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来到山东平度田庄镇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只见砖红色的展馆大气庄严,与灰砖白墙的刘谦初故居遥相呼应。文化园综合运用了浮雕、场景、影像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刘谦初烈士“我欲我身济天下,我以我血荐中华”的革命精神。

刘谦初生于1897年,小名叫“光”,入私塾后,学名刘德元,字乾初(后改为谦初),出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刘谦初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他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7年1月,刘谦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刘谦初在湖北遇到自己的革命伴侣———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24岁的张文秋。1927年4月4日,刘谦初和张文秋参加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典礼,聆听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运动的重要报告。当晚,刘谦初和张文秋拜访毛泽东,请他谈了农民运动与中国革命的问题。

因为这次拜访,刘谦初视毛泽东为自己走上革命之路的第一位教师,这也是两家儿女亲家的第一次相逢。后来,毛泽东听说刘谦初与张文秋要结婚,便祝福这对新人,笑言称自家有两个儿子,让这对新人多生姑娘,将来做儿女亲家。

没想到,后来两家真的成了亲家。刘谦初牺牲后,张文秋生下女儿刘思齐,1949年10月刘思齐与毛岸英结婚。二女儿邵华嫁给了毛主席次子毛岸青,成为一段佳话。

红色文化园内有幅巨型浮雕像,描绘的是毛泽东、张文秋与毛岸英、毛岸青、刘思齐、邵华等在一起的景象。两个革命家庭因革命相逢,引得无数参观者在此驻足、沉思。

新婚后第四天,刘谦初就随北伐军出发。此后两年,刘谦初与张文秋这对夫妻都没能相见。在这期间,刘谦初先后调到上海、福建等地,并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张文秋也为革命工作转战南北。

1929年初,山东省委遭敌人破坏,组织派刘谦初担任山东省委书记。不久,张文秋化名陈孟君被调到济南,两人夫唱妇随进行革命工作。

1929年6月,刘谦初接到通知,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发动胶济铁路沿线总同盟大罢工。谁料因叛徒告密,省委秘书机关被破坏,张文秋被敌人抓去,党组织遭到破坏。

刘谦初为了向党中央汇报这一突变情况,决定冒险前往上海。1929年8月7日,刘谦初化装后戴着一顶苇笠踏上火车,之后被特务用照片比对出后被捕。

在看守所里,刘谦初和张文秋都遭到严刑拷打。刘谦初写诗鼓励妻子:“无事不必苦忧愁,应把真理细探求。只有武器握在手,可把细水变洪流。”他还悄悄鼓励妻子:“一定要为妈妈(党)着想,万一我死了,你还要为我孝敬她老人家,还要为我报仇!你要做个很孝敬贤惠的人,对得起妈妈!”

1930年1月,经党组织营救张文秋出狱。此时,张文秋已有7个月的身孕。临别前,她让丈夫给孩子取个名字。丈夫深情地望着她说:“无论是男是女,就叫‘思齐’吧。山东古来便是齐鲁之地,英雄辈出,礼仪最盛,让我们的孩子时时记住这块地方吧。”3月2日,女儿思齐在上海出生。

1931年4月5日凌晨,刘谦初与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英勇就义,刘谦初给妻子留下一封题为《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的告别遗书,将党视为最为崇高可敬的母亲,而把自己看作党的忠实儿子。

周恩来得知刘谦初被捕的消息,沉痛地说:“谦初是党的好干部,他像猛虎关入囚笼,无法施展威力,这是党的损失,应当通知互救会,继续想办法营救。”刘谦初不幸牺牲后,上海党中央机关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为刘谦初等烈士召开了秘密追悼会。周恩来怀着沉痛的心情号召大家:“谦初的斗争意志很坚强,值得同志们学习!”1938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接见他的遗属张文秋时说:“刘谦初我是知道的,他是一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并认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为干女儿。

挖掘红色资源,推进实施红色基因解码提升工程

位于平度市区的党史馆,是平度市今年规划新建的一处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总投资2200余万元,从4月开建以来,历时不到100天,一座占地4900余平方米的红色展馆拔地而起。

今年以来,平度市聚焦打造“红色平度”、建设青岛市党性教育基地中心片区和胶东半岛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引入市场化机制、国有平台公司和社会资本力量,精心研究出台了《关于统筹党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的实施意见》,全力加大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特别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打造打响打亮“红色平度”品牌,精心谋划推出了“七个一”特色行动(开建1个平度党史馆、成立1个县级红色文化研究会、启用1个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编演1部《暗夜之光》话剧、举办1场平度红色百年图片展、出版1本《初心 使命———图鉴平度红色百年》图书、制作1套中共平度百年史主题党课),打造出覆盖9处红色资源的“东、西、南”3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东线———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东北山红色旅游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建军旧址、河里套抗日纪念馆;西线———三合山战役遗址、杨明斋故居及杨明斋事迹陈列馆、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南线———解放战争时期青岛市委所在地旧址、五虎将抗日纪念馆),切实全系统、全地域、全链条解码传承百年红色基因,锻造平度高质量突破发展的红色动能。

目前平度市有10处红色资源点建设有了初效。4处红色旅游点纳入了全省10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4处红色旅游点列入了青岛市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线路;3处红色资源点入选了全省100家特色展陈;3处红色资源点入选了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一以贯之系统推进实施红色基因解码提升工程,牢牢聚焦青岛市党性教育基地中心片区和胶东半岛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方向和目标,深化‘七个一’特色行动,重点挖掘好红色资源,创造性推出一批红色文化成果,推动‘红色平度’走向大众、走向全国、走向开放,真正让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红色力量代代传承、星火相继、发扬光大,凝聚形成加快推动平度全面高质量突破发展的持久红色内动能和强大红色生产力。”平度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行程3.8万公里,追寻烈士踪迹的新“长征”

以刘谦初故居为依托建设的刘谦初红色文化园,主体展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集中展现刘谦初革命的一生。文化园共设“东莱励志济天下”“救国救民求真理”“碧血丹心铸忠魂”“薪火相传映千秋”4个主题版块和1个多媒体报告厅,综合运用浮雕、场景、影像等形式,全景展现刘谦初革命事迹,陈列了大量历史照片、书信、手稿等珍贵文物资料。

从原来仅有5张照片到建成一座展馆,从著作、遗物分布在全国各地到集中展示,这是一支红色文化志愿者团队历时两年多,沿着烈士足迹追寻的新“长征”。

先后出行20多次,行程3.8万公里,到江苏、新疆、上海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多个城市,90多个拍摄点,对刘谦初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进行史料挖掘。

平度市红色文化志愿者团队先后赴北京大学档案馆翻拍刘谦初担任副主编的理论刊物《血路》、刘谦初发表在《燕大周刊》上的文章……外拍照片6000多张,展馆所用800多张,根据历史节点、历史事件邀请美术教师创作与刘谦初革命一生相关的素描、油画作品40多张。

“到北京大学档案馆采拍时,意外发现了刘谦初发表在《血路》上的演讲稿。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正式发表的原文。”回忆起2019年6月的那次采拍,红色文化志愿者孙建业十分激动,“这为布展工作找到了一件极为有价值的史料。”

“我们还汇总整理了刘谦初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所有诗词,并邀请全国百名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一部分还通过砖雕的形式在展馆进行了呈献。”红色文化志愿者马志勇说。

在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内,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一拨接一拨。平度市委党校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将“微党课”搬进了红色文化园内。

“刘谦初故居是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园的建设成为全市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山东平度田庄镇党委书记张宗广说,下一步,将打造集教育、活动、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谦初教育学院,为红色旅游基地的整体形成提供基础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日照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立伟)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