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处理“狗咬人”,打通维权路上“最后一公里”


文/李子纯

近期,河南安阳某小区“狗咬人”事件持续发酵。11月23日,河南安阳通报了相关处理决定,责令相关管理单位深刻检查,并在全市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也分别被处以诫勉谈话、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免职等。最终,事件当事人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科级稽查专员王新刚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并调离执法岗位。

对于受伤者来说,这句“对不起”终于等到了。《小莉帮忙》栏目组,也真正做到了一“帮”到底。但是经此事后我们仍要发问,在当下的法治社会中为何还存在这么多问题?

从后续调查来看,王新刚仗着其公职身份,大摆官僚作风,蛮横地将受害者与当地媒体拒之门外。而在媒体介入的情况之下,当地部门仍然互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在媒体找到王新刚所在单位了解情况时,竟有人手持“警棍”前来。这些行为让人不免怀疑,拒不道歉的王新刚背后,到底有一张多大的人际关系网在“护“着他?


此次“狗咬人“事件严重抹黑了安阳公职人员的形象,削弱了当地基层执法部门的公信力,让维权者痛心,让围观该事件的老百姓寒心。相关单位必须好好反思:本来该为老百姓权益“撑腰”的人,为什么在实际行动中缄默不语?是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政观念在作怪,以为“踢皮球”式的执法在当今还能行得通?殊不知,只有公职人员秉持着“多一事”的执法理念,老百姓才能过上“少一事”的舒心生活。

部分维权事件,为什么会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民法典》的颁布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但在基层执法过程中,法律法规遇见了“王新刚们”,有时就可能沦为一纸空文。如果完善规范的执法环境,在离老百姓生活还有“一公里”的地方遭遇梗阻,那就违背了法律制定时的初衷。

法治社会的建成,不仅靠顶层设计,更要关注法律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公职人员必须以身作则,知法守法,握好手中那把“尺”,做到“法”常在心。同时,基层执法人员也应提高政治觉悟,主动关心民众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做老百姓维权路上“最后一公里”的“引路人”,而不是挡在公义面前的“拦路虎”。(作者系青岛大学学生)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