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开展暑期教师专业素养与卓越成长高级培训

7月8日至9日,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开展教师专业素养与卓越成长高级培训。

7月8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精兵从教学艺术与职业素养两方面进行授课。讲述了现代教学艺术的含义;创新的三大要素;有效教学的关键;好的课堂需要迁移、启发与思考;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内容与形式、收与放的关系。并通过“断剑之痛”的故事引出当代教学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改变、需要创新。告诉教师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当代不完全实用,教学需要创新,授课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需要针对性、选择性、多样性、灵活性、艺术性,教师上课最吸引人的往往是教师的亲身经历。

当天下午,教育作家王迎新就“学生管理基本特征和师生关系相处”为主要内容进行授课。他说,学生对老师的最佳心态特征是“敬”“畏”,强势班主任学生管理效果会更好;老师对学生的心态特征应该是“爱与宽容”,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管理的大忌是教师情绪;管理的行为特征应该是有理、有节制、有选择、有效果。并向教师们介绍了管理学生的具体路径:正面递进式引导和侧面引导。他认为,教育是科学,是艺术,要有具体计划性和可针对性,而不是随意的泛泛的教育,这也是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性。

7月9日上午,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思硕以《少有人走的路——科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为题进行授课。他首先以三个问题引出本次培训:谁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为什么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我们的专业发展是学校还是自己的事情?并指出当前的教育样态:教育教学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教育变化相对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者大量无效、低效的劳动;教育者被动卷入教育改革,缺乏主动参与精神。他认为,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姿态研究教育,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

当天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系副主任蔡礼彬教授以《时代担当与教育情怀》为题进行授课。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情怀包括敬业、教学情怀、学术情怀、道德情怀、家国情怀。随后,他围绕立人先立心;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以修身立德为关键,正己化人;以业精善学为基础,严谨治学等方面展开阐述。告诉教师们:上好课教好书是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有初心有爱心是一位教师的崇高所在,肯付出淡回报是一位教师的伟大所在,一位教师真正的强大是教学能力的强大,能把课讲明白、讲透、讲活这就是本事,就是能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

两天的培训,让教师们受益颇多,培训结束后,教师们根据培训内容,结合自身教学管理实际进行了总结。(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