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青岛有礼”-大咖说⑤ | 宋永梅:迎合时代需求,打造手造特色产业

【开栏语】

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手造产业,种类丰富、品质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传统手工艺宝库。山东的岱青海蓝间沉淀着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着故事,胶东手造更是山东手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青岛贝雕、烟台银壶、潍坊风筝、威海大花饽饽、日照黑陶……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胶东地区拥有33家“山东手造·优选100”首批“山东手造”优质单位,一针一线、一钉一铆都写满了胶东文化的传承,为手造产业注入独特的灵魂……“胶东手造”从岁月沉淀走来,串联起文化传承的针脚,也蕴含着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关于“山东手造”,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本期我们采访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燕京八绝之“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宋永梅,听她讲述对于山东手造以及手造文化产业的见解。

宋永梅

招远觐鋆金银工艺博物馆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燕京八绝之“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寥寥数语,便高度概括和赞美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缕缕金丝光芒闪烁,颗颗宝石色泽璀璨,编织、錾刻、镶嵌,千变万化,缠绕出古彩今色,这便是有着两千年历史的非遗绝技——花丝镶嵌。作为“燕京八绝”之首的中华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正在悄然影响着这项非遗手造工艺的产业化发展,也带来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

2011年,宋永梅立志于传承金银工艺,参与创建国内首家金银工艺博物馆——招远觐鋆金银工艺博物馆;2015年,追随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曹云鹏老师学习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并被收为传承人弟子,自此开启了对这一古老手造工艺的传承创新之路。

烟台招远是中国金都,为花丝镶嵌技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原料,“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工序繁多而复杂,几十道工序各有讲究,因其产品精美昂贵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意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市场空间。”对于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宋永梅也有自己的见解,“胶东地区手造技艺繁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手造技艺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才能更好的创新,创新推动更好的弘扬,手造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宋永梅认为,推动手造产业化发展,可以结合手造的工艺特点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创产业、时尚产业等进行匹配与融合创新,从而让手造工艺更好的融入人们的饮食起居、文化生活等,满足大家对手造艺术品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基于特色手造的品牌研学活动,通过对手造技艺的体验式学习,让孩子们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意思维,创造意识。开展手造培训与手造沙龙活动,通过对手造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培训培养,让更多热爱手造的人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感受手造作品的赏心悦目与精湛工艺。

当然,手造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常态化的融媒体支持与政策扶持,包括传承创新培训等项目的政府购买服务,根据手造传承人的作品水平进行职称评定,推动成立手造融合性发展组织、手造技艺创新发展协会等;在文旅资源丰富的城市建立手造技艺发展传承孵化基地,有针对性的打造孵化手造品牌;通过手艺人作品大赛,展销会,线上促销推介活动等,增加各类手艺人的曝光率,特别推介濒临失传的手艺的人文内涵与文明价值,推出手艺明星,在强化流量的基础上打开手造产业的市场。这些举措都可以让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后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作为一名女性非遗文化传承者,巾帼风采一直蕴藏在宋永梅过往的每一件作品之中,花丝镶嵌对她而言,既是传承,也是创造,既是事业,也是生活。古老的花丝镶嵌技艺也在一点匠心和艺术风骨的百代传承下,续写着绵绵不坠的手造新篇章。(智慧青岛记者 杨旭彤)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