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写?南京、青岛联合举行教学研讨会支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5日讯 日前,南京—青岛基于“言语·思维”的小学习作教学评一致性暨商德远名师工作室研讨现场会在青岛市教科院第二附属小学(崂山区姜哥庄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特邀“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吴勇、江苏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陆文和青岛市教科院有关负责同志、各区市教研员、教师300余人,参与两地写作教学研讨活动。

在课例展示环节,陆文带来了四年级下册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陆文多年深耕习作教学,教学方式生动活泼,他带领师生遨游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从“外形+”和“功能+”出发,依托两张评价量表,“外形”+“不同的位置”,“功能”+“使用环境”、“具体用法”和“神奇效果”,实现教学的进阶发展。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语汇表达多样,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教师王雪芹呈现了五年级下册习作四《他____了》。王老师引导学生捕捉身边人物在某一刻不同寻常的内心状态,通过真实细腻的观察和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并适时运用真实再现、准确连贯和观察联想等方法总结,通过典型引路、尝试写作与点评交流等环节,借助智慧纸笔、豆包、语音输入等智能手段,让作文教学呈现出可见的、变化的语段形式。

在专家报告环节,吴勇做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教学探索》专题报告。他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理念,强调通过三个教学评价单来实现“篇章完成度、要素达成度和细节完美度”,实现写作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地,为教师实施写作教学指明了路径。

青岛嘉峪关学校副校长商德远做了《教学评视域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报告。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系统讲解了观察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强调观察能力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价值,介绍了定点观察、连续观察、多元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多种观察方法,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共鸣。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崔志钢以《基于“言语·思维”的习作能力提升策略》为题做总结发言。他强调言语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习作的问题所在、习作的解决思路和习作的操作路径等维度,为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本次研讨会既是写作教学的试验田,也是教育思想的碰撞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观摩课例、聆听报告,对“言语·思维”导向下的习作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会把本次研讨会所学所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进一步耕耘,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