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7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速构建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体系,今天,青岛城运能源科技集团完成崂山区海尔路2号充电站慢充设备升级工程。此次改造标志着岛城公共充电网络建设进入精准化服务新阶段,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更优质解决方案。
本次升级工程共替换原有设备12台,全部采用国内领先企业研发的第四代智能交流慢充桩。新设备单枪输出功率稳定在7kW,可兼容市面上98%的新能源车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外壳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材质,通过IP65防护等级认证,可以适应多种极端天气环境,防尘防水性能较第三代设备提升40%,有效解决沿海城市充电设施易受盐雾腐蚀的行业痛点。
“此次慢充桩优化不是简单的设备迭代,而是基于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的市场精准响应。”城运能源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调取过去三年充电数据发现,作为油电混动汽车的主要补能手段,海尔路的慢充设备吸引了大批忠实客户。同时慢充设备特有的恒流恒压充电曲线,可将电池循环寿命延长20%-30%,特别适配周边家庭用户和网约车司机为主的客群特征。
7月18日“城运低碳能量日”当天,海尔路充电站还将为慢充用户提供服务费0.15元/度的专项优惠活动,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国企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为青岛市首批进军新能源产业的国企,城运能源科技集团已建成覆盖七区三市的公共充电网络,运营各型充电桩两千余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双碳”目标深化技术革新,通过自主研发的城运快充App实现全平台互联互通,加快“车—桩—储”三位一体的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为市民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吴晓天)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