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全球首创攻克行业难题,海尔单筒洗滚筒洗衣机为健康生活赋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8日讯 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海尔洗衣机研发团队主导完成的“基于绿色环保的滚筒洗衣机单筒洗护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青岛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这项全球首创的单筒洗护技术,不仅打破了滚筒洗衣机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更以“健康 + 环保”的双重优势,为千万家庭的洗护生活带来革命性改变,同时为我国家电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破解行业顽疾,回应时代需求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和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滚筒洗衣机的弊端日益凸显。长期以来,普通滚筒洗衣机采用“内筒+外筒”的双筒结构设计,内筒负责旋转洗涤,外筒则承担盛水、密封等辅助功能。

然而,这种结构导致内外筒之间形成清洁死角,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毛屑、污渍不断累积,久而久之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经历:刚洗好的衣物上莫名出现污点,白色衣物尤为明显,不仅影响穿着体验,更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洗衣机本身是清洁工具,却成了二次污染的源头,这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顽症,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专家表示,在绿色消费成为主流、节能减排标准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健康洗护、低碳环保洗衣机的需求愈发迫切。海尔研发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历经数千次实验,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单筒洗滚筒洗衣机,从根本上消除了内外筒藏污纳垢的问题,同时实现了用水、用电、洗涤剂的大幅减少,完美契合国家健康科技战略与节能减排要求。

五大核心科技,重塑洗护逻辑

单筒洗技术的诞生,并非简单的结构简化,而是一场涉及进水、排水、加热、传感、密封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革命。为实现“单筒洗”这一颠覆性设计,海尔研发团队创新突破五大核心“黑科技”,构建起全新的洗护技术体系。

轴心进水技术是单筒洗方案的“开山之作”。传统滚筒洗衣机依赖外筒进水,而单筒设计下,研发团队将内筒三角架轴创新性地设计为中空结构,洗涤水可通过三角架轴心直接喷洒至衣物表面。这种直达式进水方式,不仅省去了外筒储水环节,还能让水流更精准地渗透衣物纤维,提高洗涤效率。

离心排水技术则解决了单筒洗的排水难题。研发团队在鼓型内筒壁最低点安装了带有离心杠杆密封机构的拨水叶,通过精准控制内筒转速实现密封结构的智能开合:洗涤时,拨水叶自动闭合形成密封空间;排水时,随着转速提升,离心力驱动拨水叶打开,洗涤水单向排出且无回流,彻底避免了污水残留造成的二次污染。

针对单筒洗模式下的加热与传感需求,团队研发出无线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和无线供电液位液温传感技术。前者通过电磁感应实现无接触加热;后者摆脱了传统有线连接的束缚,可实时精准监测水位与水温,确保洗涤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无窗垫旋转密封技术更是颠覆了行业传统——取消窗垫,门体与洗涤筒直接形成一体密封结构,替代了传统的“观察窗-窗垫-外筒”密封方式,简化了结构,避免窗垫异味的同时,又确保了洗涤过程的密封可靠性。

成果斐然,引领产业升级

这项突破性技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0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并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成功开创了洗衣机行业的新品类。在产业化应用中,单筒洗滚筒洗衣机凭借独特优势迅速赢得市场认可,上市以来销量持续攀升,成为高端洗护市场的标杆产品。

从社会效益来看,该技术的推广价值尤为显著。据测算,按照目前的市场普及率,项目每年可节约用水3936万吨,相当于19个西湖的蓄水量;节电4.48亿度,可供15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减少碳排放25.5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价称,海尔单筒洗技术不仅提升了我国洗衣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升级,推动家电行业向绿色设计、智能制造方向加速迈进。

“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的方向。”海尔洗衣机负责人表示,多年来,企业始终秉持“用户体验第一”的理念,在智能交互、主动服务、场景融合等领域持续深耕。单筒洗技术的成功,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入洞察用户对健康、便捷、环保的需求,将技术创新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跃升。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蓬勃发展,海尔洗衣机将继续聚焦用户需求,在个性化定制、高效节能、物联网融合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例如,正在研发的“智能感知洗护系统”可根据衣物材质、污渍类型自动匹配最佳洗涤方案;“全屋用水联动系统”能实现洗衣机与热水器、净水器的智能协同,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这些创新将推动洗护场景从“单一功能”向“生态服务”转变,为用户打造更智能、更健康、更环保的家居生活体验。

从解决一个行业难题,到引领一个产业的升级,海尔单筒洗技术的突破之路,彰显了中国企业的创新韧性与责任担当。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技术革新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更将助力我国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