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4家!青岛有21家辅导备案企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8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从日前青岛证监局联合召开的辖区拟上市后备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青岛新增4家辅导备案企业,目前,青岛8家企业正在境内外交易所审核,辅导备案的企业达21家,优质企业申报上市积极性和节奏正在加快。除上市之外,青岛企业还积极用好用足并购六条、REITs常态化发行等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此次座谈会旨在传达资本市场最新改革政策和拟上市公司监管要求,分析辖区企业上市工作面临的形势,广泛听取市场主体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着力帮助拟上市后备企业提升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识和信心。青岛市相关上市公司、拟上市后备企业、保荐机构以及青岛市上市公司协会、公众公司协会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

深交所“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北交所“电竞装备第一股”雷神科技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现场分享企业上市体会和工作经验。两位董事长表示,企业上市为公司研发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公司市场信誉、公众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了业务版图的拓展深化。

根据最新政策安排,科创板和创业板新受理未盈利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过会案例落地,A股市场包容性、适应性正在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A股51家企业上市,募资金额373亿元,新增受理申报企业177家。截至2025年7月13日,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在审IPO企业数量312家。其中,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在审企业分别为186家、67家、59家。

科创板“1+6”改革政策措施有哪些具体考虑?如何利用好改革政策红利?下半年A股IPO审核节奏预期如何?上市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座谈会现场,8家拟上市后备企业代表介绍企业发展情况、研发创新、上市计划、问题困难及意见建议,特别是围绕以上这些关心的话题,与现场参会的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互动沟通。三家证券交易所的专家对资本市场最新改革政策进行解读,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予以现场回应,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提出建议。

上市公司被视作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青岛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不断完善服务企业上市工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成立了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专班,在全国率先建立推动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发布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为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保驾护航。青岛各区(市)党委政府持续抓好培育优质拟上市后备企业的工作落实。在各方共同推动下,青岛资本市场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作为监管部门,青岛证监局去年以来围绕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工作部署,突出“三个靠前”推动培育优质上市后备企业。一是靠前谋划。制定“青苗”培育计划,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会同有关方面做好后备资源摸排,引导不同特点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找准自身定位,准确匹配合适的申报板块。二是靠前服务。去年以来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青岛10个区(市)走访,全覆盖召开培训座谈会,实地走访拟上市后备企业近40家,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建立走访台账,确保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市场主体走进交易所活动,推动企业与交易所相关部门面对面沟通。三是靠前规范。强化对中介机构的压力传导,督促辅导机构履行职责,促进拟上市企业健全内控治理机制,准确把握板块定位,树立正确“上市观”以及应有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助力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