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邱帮问|规定范围内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实现100%线上交易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7月21日讯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宋晓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强村富民乡村振兴”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是今年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网友比较关注这方面情况,您能否介绍下相关工作?

宋晓:我市共有7个涉农区市、93个镇街、5300个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可谓“面广、量大、任务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针对近年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集体资产底子不清、数字监管有短板等堵点痛点,市农业农村局坚决扛起主体责任,超前谋划路径打法,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工作方案,形成顶格推动的工作格局。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和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务实扎实、高质高效地推进攻坚提质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全领域摸清农村集体家底。通过对全市5300个集体经济组织的精准清查,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1344亿元、较上年增加84.9亿元,集体资源1172万亩、较上年增加49万亩(其中,平度市增加资源30万亩、资产10亿元,胶州市增加资源10万亩、资产23亿元,崂山区增加资产32亿元),将许多原本未纳入监管的集体资产资源重新纳入集体家底管理。

二是全链条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依托国家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持续健全完善“市-区市-镇街-村庄”四级交易体系建设,细化交易办法和工作指引,要求规定范围内(如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处置、农村集体持有资产收益权转让、国有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出让、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出让等)五种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从村级民主决策、到线上交易的全程公开透明,彻底杜绝“人情包”“权利包”“低价包”等暗箱操作导致的乱象。截至6月底,新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13.3亿元,为村集体节支增收4692万元,规定范围内集体资产资源实现了100%线上交易。平度市东阁街道尚家上观村有一处闲置厂房,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对外竞价出租,竞价333轮后,从底价7万元最终以17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142%;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王台村商铺出租项目,起拍价为每年每平米150元,经过22轮竞价,最终以每年每平米265元的价格成交,实现溢价77%,为村集体增收319万余元。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上图入库100%、线上交易100%两个100%的目标,三资管理规范化、数字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了基础。

三是全流程优化数字监督监管。为了用好数字化这个工具,今年我们新建了两个监管监督平台。第一个平台,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数字云图平台。通过在数字地图上对每一宗集体资产、每一块集体土地进行数字化描边或实地测绘,将集体土地、厂房、网点房等不动产的位置、面积、现状等信息逐一落到地图上,也就是“描边上图”。目前,全市5300个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全部完成“描边上图”,形成了有77万宗资产资源的“数字云图”,实现了“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第二个平台,是在市纪委监委指导和支持下建设的清廉乡村数字监管平台,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财政项目资金监管、惠农补贴监管三个方面,设置6大类、22小项预警指标,运用历史数据比对、动态数据分析的方式,对监管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的监管监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