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扫码交停车费,却被强制看广告

开车出停车场,扫码交费时,手机屏幕上出现“领停车券”的弹窗广告——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吗?近段时间,多名市民通过党报热线反映,在驶离停车场扫码交费时,手机上经常会跳出推送广告,甚至部分广告暗藏收费陷阱。

广告“循循善诱”误导消费者

近日,市民刘先生在九水东路的一家银行办理业务后,扫码支付停车费时,手机屏幕上出现“领停车券”弹窗广告。刘先生点击“确认”,结果领券未成功,手机屏幕上却弹出了其他广告页面。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扫码支付了停车费。“这样的弹窗广告有很强的误导性,不仅白白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驾驶员分神,从而引发剐蹭、追尾等安全事故。”刘先生说。

记者来到刘先生所述的金水创新产业园停车场,扫码出场时,“慧停车”平台显示的付费界面上方要求输入车牌号,下方则显示“优质推荐”内容——发您5元停车券。记者注意到,车牌号码下方有“立即查询”字样,而“发您5元停车券”下方则有“确认”字样,很容易让人误点“确认”进入广告页面。此外,虽然页面标明了“广告”字样,但字体非常小且颜色较浅。

随后,记者点“确认”进入领停车券页面,按要求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但平台提示积分不足,并推荐其他“优惠活动”。页面不断跳转,最终进入的广告页面显示“0.1元领双权益”(输入手机号码,支付0.1元可得5元支付宝立减金和3天芒果TV会员)。然而,记者点开“活动规则”仔细阅读,发现规则内包含“3日后自动续费29.9元/月,开通立即生效,到期后自动续订”等内容。

“我不小心误点广告开通了会员,并且连续包月,每个月自动扣款,最后找了支付宝客服才将服务关闭。”“该有人管管了,这种广告误导性太强。”……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讲述自己在停车扫码后被此类广告误导消费的经历。

连日来,记者在岛城多个停车场扫码时均有广告弹出。在青山路西儿童公园停车场,扫码后弹出领停车券、安居客、美团等多个广告界面;在北都广场停车场,扫码后弹出国泰门诊险广告;在南华国际中心停车场,扫码后弹出“停车充电洗车等多场景消费券包”广告。

期待“纯净版”交费平台

为何扫描停车场的交费二维码会弹出广告?记者联系“慧停车”平台,工作人员称会将此问题进行反馈,但未给出具体解释。青山路西儿童公园停车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使用的收费管理系统由“停智慧”免费提供。“我们自己不会发布这些广告,也会要求提供服务的厂家少打广告。这个问题我们会再去沟通,广告内容大家不要点、别轻信。”该负责人说。记者拨打“停智慧”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也需要盈利赚钱,希望消费者能够理解。

“作为停车场运营管理方,我们不可能自己去做一套系统,这样成本太高。收费系统需要盈利,就要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遇到这样的广告,你们直接关掉就好。”北都广场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华国际中心停车场工作人员称,他会向设备商(收费平台)反映相关情况,希望改善现状。

领券类广告的套路并不复杂——误导消费者以为领到的是停车优惠券,同时还能低价享会员权益。在领取页面下方,商家则用不起眼的字体标注自动续费协议及费用,消费者往往被低价优惠吸引,难以察觉隐藏条款。

“停车场管理方应该付出一定的经营成本,不能因为使用的是免费支付系统,就强制消费者接受广告,这种做法不合理。”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套路”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大多数停车场已开始使用无广告的“纯净版”收费系统,然而依然有部分停车场的收费系统在扫码交费环节会弹出误导消费者的广告。多名受访市民认为,停车场管理方既然已经收取停车费,就应该提供“纯净版”收费平台,提升消费体验。

针对此类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面对不明链接时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若不小心误触或收到强制弹出的不明链接,要仔细甄别跳转后的信息内容,可以直接将软件关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