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心破坚冰 以仁术纾沉疴 青岛市海慈医院肿瘤三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肿瘤

在对抗肿瘤的漫长征途中,有一群医者,他们的战场聚焦于那些病情更为沉重、情况更为复杂的晚期患者。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肆虐的癌魔,还有治疗带来的重重难关。在这里,青岛市海慈医院肿瘤三科,以中西医结合为旗帜,以个体化精准治疗为利刃,为无数陷入困境的患者与家庭,劈开了一道希望之光。

 

直面挑战:守护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我们收治的病人主要以中晚期的患者为主,相比来说,我们的患者分期更晚,症状更重。”肿瘤三科主任曹玉凤开门见山地指出了科室患者群体的特殊性。这里的战场,是肿瘤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患者们不仅承受着肿瘤本身带来的剧痛、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腹水)、消瘦、乏力等折磨,还不得不面对化疗、靶向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所带来的“副作用风暴”——严重的手足综合征、双手双脚的麻木、四肢水肿、顽固性皮疹以及食欲不振等。这些不良反应如同一道道枷锁,严重消耗着患者的体力与意志,甚至迫使许多患者中断本应继续的有效治疗,坠入“无药可用、无计可施”的绝望深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肿瘤三科确立了自己独特的使命:不仅要尽力控制肿瘤,更要倾尽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质量”,让他们在生命的后期,能够有尊严、少痛苦地生活。

 

双剑合璧:一套“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组合拳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单靠任何一种医学体系都显得力不从心。肿瘤三科给出的答案是:深度融合,中西医并重,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曹玉凤介绍道:“我们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个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方案。这里头包括了中医的治疗和西医的治疗。”

在西医方面,科室紧跟国际前沿,绝不偏废。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新药物的应用,都严格遵循肿瘤治疗规范,为患者提供最先进、最有力的“武器”直接攻击肿瘤。而中医药的全面介入,则是这套战法中的“神来之笔”。它并非简单的辅助或补充,而是贯穿于治疗始终的核心力量。中药口服调理全身气血阴阳;中药外用直达病所;更有针灸、艾灸、拔罐、烤电等丰富多彩的中医适宜技术,针对不同症状,多靶点起效。

“在肿瘤病人的症状改善上,中医适宜技术会发挥非常好的疗效。”曹玉凤说。这种“1+1>2”的疗法,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为晚期患者构建起一道坚固的“症状控制”防线。

 

攻坚克难:三大特色技术破局晚期肿瘤难题

在与晚期肿瘤的博弈中,肿瘤三科在共性中寻找个性,逐渐磨砺出几把能够斩破坚冰的“特色利刃”。

第一把利刃:射频止痛,为癌痛患者按下“静音键”。癌痛,是晚期患者最恐惧的梦魇。虽然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是标准治疗,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副作用的情况。“有些病人单纯加量也控制不了,疼痛严重影响睡眠、饮食和精神心理。”

为此,科室大胆创新,将原本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等良性病的“射频止痛”技术,经过改良后,审慎地应用于癌性疼痛,尤其是神经性疼痛的患者。“通过射频技术去阻断神经性的疼痛,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为那些被剧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患者,按下了人生的“静音键”,带来了久违的安宁。

第二把利刃:内外兼修,修复“麻木的双手双脚”。化疗等药物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导致患者手脚麻木、感觉迟钝,如同终日戴着厚重的手套、穿着湿透的袜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肿瘤三科将这类患者作为一个重要的亚专业群体进行管理。

第三把利刃:速控皮疹,为靶向治疗“保驾护航”。靶向药物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如影随形的皮肤毒性。头面部、躯干、四肢出现严重的痤疮样皮疹,甚至渗液、结痂、奇痒无比。“病人非常痛苦,面部的症状很重以后,影响了美观,会打击患者的社交意愿,甚至因此拒绝治疗。”

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肿瘤三科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速效与优势。“我们中药参与进来之后,患者会表现出口服一次药、两次药,皮疹就显著消退,颜色变淡,渗液减轻。”曹玉凤医生分享道。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皮肉之苦,更保住了他们的“面子”和信心,使得关键的靶向治疗得以按时、规范地进行下去,真正为现代抗癌疗法“保驾护航”。

 

医患同心:疗效与信心构筑的良性循环

在肿瘤三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明的医术,更有动人的医患之情。许多患者因为亲身体验到了症状的快速缓解,重新燃起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大部分病人是主动按周期性地来要求治疗,”曹玉凤欣慰地说,“因为他是感受到了症状的控制之后,有了信心。大部分人因为这些不良反应改善之后,他的常规的西医治疗也能按时进行。”

在青岛市海慈医院肿瘤三科,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医疗模式的成功范式,更是一种医学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西医的“矛”精准攻击癌细胞,用中医的“盾”坚固守护患者元气。他们不仅治疗“人的病”,更关怀“病的人”。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徐小钦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