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毒蘑菇中毒,青岛第六人民医院使用人工肝治疗成功“逆风翻盘”

56岁的代先生吃完饭没多久就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原以为患了急性胃肠炎,没想到竟是一碗自己采回来的蘑菇做的汤惹了祸。经过当地医院几天的治疗,代先生上吐下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好转,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约50倍,出现了黄疸加深,凝血功能只有19%,病情持续进展,成为典型的肝衰竭。当得知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是青岛市率先开展人工肝治疗的医疗机构,且居于省内领先水平,立即拨打120急诊转诊,入院时急查黄疸升至正常值的10倍,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血小板低至正常的1/5,出现了肝衰竭、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病情十分危急。

感染科、血液净化中心、输血科等专家立即会诊后,确定在积极保肝护肝、止血及输注血小板等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开始人工肝治疗。当日,在联系市中心血站准备大量血浆同时,血液净化中心在消化道出血的高风险下,争分夺秒为代先生进行人工肝治疗,选择的模式为血浆灌流。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吸附吃入体内的蘑菇毒素,还可以降低黄疸,减轻炎症因子风暴,促进肝脏修复。三天后血浆到位,血液净化中心又及时为代先生进行了人工肝的联合治疗:DPMAS+PE,做到了清除毒素,调节内环境,补充凝血因子等有益成分,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等多种治疗需求。入院第六天,经过多学科合作抢救,代先生各项指标开始好转,黄疸下降,凝血功能及血小板逐渐回升,为巩固疗效,再次为代先生进行了模式为DPMAS+PE的人工肝治疗。经过近一个月多学科精心诊治,代大叔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出院回家休养。

人工肝能治啥?



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柳盛介绍,人工肝治疗,包括血液净化多种治疗模式,是借助体外机械、理化或生物性装置,清除血液中多种有害物质,补充有益成分,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的技术。对于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药物、多种毒性物质引起的严重肝损伤都有比较好的疗效,现已成为肝衰竭治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于1996年。于本世纪初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人工肝治疗,并成为医院专科特色技术。科室拥有日本旭化成ACH-10、美国SPECTRA OPTIA血液分离系统、德国费森Multifiltrate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等人工肝治疗设备,目前可开展膜式血浆置换、离心式血浆置换、特异性胆红素吸附、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腹水超滤回输等人工肝治疗模式,年治疗500余人次,始终保持在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在半岛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专家提醒

蘑菇不可乱采

据国家食物中毒监测数据,2020年全国有将近8000人因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导致74人死亡。野生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过90%的中毒者会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继而根据毒蘑菇种类的不同,可累及不同器官及系统,尤其是引起急性肝损伤的鹅膏菌,进展快,易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误食毒蘑菇而付出惨痛代价。为了稳妥起见,对于野生蘑菇,最好都不要采食。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通讯员 李苏

责任编辑:于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