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今年普通类常规批首次志愿录取结果已出炉,全省约21万考生顺利进入理想的本科院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情况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记者探访得知,青岛二中有多名学生凭借优异的高考裸分成绩,进入到了这两所国内顶尖学府。
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学习上有什么样的诀窍?听他们一一分享。
李炤甫 考入清华大学
对生物物理学等感兴趣
未来想成为中科院研究员
今年,青岛二中学生李炤甫凭裸分成功考入清华大学。采访中,他表示,青岛二中顶尖的教师团队、丰富的学术资源为自己的求学成才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细心筛选的课下习题,青岛二中的教学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我们对书本和知识产生了亲切感。”李炤甫说。
他表示自己与生物结缘颇深,小学时便多次参观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系统接触生物学后,对生物物理学和基因工程尤其感兴趣,“未来,希望能争取读博并继续深造,目标职业是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研究员,为祖国生物大分子测定和生物科学的进步做贡献。”
如何备战高考,他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李炤甫表示,一轮复习时,记录和思考都很重要。记录可以是记录课堂笔记,可以是抄写错题,也可以是积累易错知识点。思考既是对复习过程中发现的难点进行思路再发掘,也是对复习期间的整体状态的反思和调整。二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和再提升,既要查出一轮复习的不足,也要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专项专练、总结方法。
在静悟时期,要利用好学校下发的静悟材料和前两轮留下的学习笔记,根据自身习惯制定详细并且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制定计划切勿贪多,一定要量力而行。“一份好的复习计划只需规定学习时间、科目和可选内容,而一份过于细致冗杂的计划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执行困难。完成计划制定后最好‘试运营’一天,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李炤甫说。
“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是李炤甫对高三各类考试的态度,战略上蔑视是因为无论大考小考,成绩都与高考无关,勿让一时的不利影响整体战局。战术上重视是因为每一次考试都是高考的预热,都可以看作对复习成果和应试技巧的实验。
刘乃睿 考入清华大学
竞赛学习制度提供了自由度
建议高一高二就打好基础
“22号就在清华大学网站查到录结果了,还是比较满意这个结果的。”青岛二中2021届数学MT1班毕业生刘乃睿说。他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他表示,高中三年,学校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就我而言,学校的竞赛学习制度为我的物理竞赛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与自由度,不仅提供专门的教室,还让我能够自主地安排竞赛学习的时间,同时兼顾了竞赛与课内的学习。”刘乃睿说。在学校老师指导下,他也拿到了物理奥赛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高中三年生活如何过?刘乃睿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说,高一高二享受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要打牢文化课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就记住,记不住的话就多看几遍,多花点时间。过段时间,也会再回过头来看看。”
他表示,升入高三后,要跟上学校的复习进度,及时回顾温习复习过的内容;听老师的指导,不要“企图”偷懒以后再补,因为复习的任务只会越来越多。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些知识点可能只会复习这一次,无论简单与否、常考与否都应认真对待。高三的考试会越来越多,不要太在意考试的分数,而应关注考试的错题和薄弱的知识点,做对应练习。偏理科的学生一定要重视语文和英语的积累,功夫下在平常,考试才可能有提升。
王嘉瑞 考入北京大学
尤其擅长数学
“烂笔头”胜于空想
“中午12点刚过就查到了录取结果,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了。”青岛二中数学MT3班毕业生王嘉瑞顺利被北大文科试验班类(通用类)录取。记者了解到,这个暑假他也没有闲着,除了学车,还报名了雅思培训班。
王嘉瑞擅长的是数学,初三时就开始学习高中数学了,曾获得过数学竞赛省二等奖的好成绩,“数学竞赛与课内学习有部分知识点实际上是重合的,竞赛对学科学习的帮助也比较大。”做题时,他比较喜欢总结,尽量做一道题会一类题。“数学是需要经常做的,不能光想,要经常动笔写写练练。”王嘉瑞说。他告诉记者,进入高三才最终确定大学的目标是北京大学,“定了目标更有动力了,学习的劲头也更大,好在最终的结果比较满意。”王嘉瑞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培养,“首先要感谢母校青岛二中,有如此优秀的老师、广阔的平台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进入二中选择MT相当于简化版的高考填志愿,这既是探寻自己兴趣,又是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就拿我所在的数学MT来说,我们开设了微积分先导课、数学强基课等充满数学特色的选修课程。同时,在数学MT这个大家庭中,我可以与许多对数学有独到见解的同学交流方法,共同学习。一个MT中人数大约相当于两到四个行政班的人数,每个团队都很有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他还表示,学校一天一节体育课也让自己非常受益。“一天一节体育课是从我们高一时开始实施的,我自己直到高三静悟开始之前还坚持一天一节体育课,身体素质相比初中有很大的提高,在高三下半年没有生过病,平安走入高考考场,一天一节体育课制度着实让二中学子受益匪浅。”王嘉瑞说。
隋哲宇 考入北京大学
喜欢涉猎群书
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毕业于青岛二中数学MT的隋哲宇同样顺利考入了北大文科试验班类(通用类),与王嘉瑞继续同窗友谊。据介绍,北大文科试验班类(通用类)类似于大类招生,未来还会根据学生兴趣细分专业,而隋哲宇希望能学习计算机或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
据介绍,得益于青岛二中提供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平台,隋哲宇在学校的经历也非常丰富,尝试过参加数学竞赛,还加入了学生联合会,参加了“千人演讲”,竞选成为学生会副主席。“每一件事都不是白干的,尝试这么多事情,这些体验和经历都会成为个人成长的一部分。”隋哲宇说。隋哲宇比较注重均衡发展,不偏科。他从小就喜欢涉猎群书,课余时间他基本都用来读书。
“得益于课改以后一天一节体育课的推行,二中人对体育有着超高的热情。每周一三五是选修体育课,全校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运动的二中人。环山路可以成为体能课越野的天然跑道;随处找一个平坦的地面,便是一场羽毛球赛;篮球场上也总是有跑动的身影……周二和周四的统一体能课同样很有特色。”隋哲宇说。他擅长长跑,高三紧张备考的同时,是跑步让他有了很好的放松方式。
学习方面,隋哲宇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体系。他表示,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就培养,也要注重独立思考,不要随便就跟着别人的学习方法走。他刷题的数量不多,但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用来思考,归纳和整理。
张无忌 考入北京大学
自学能力强
想努力学习争取保研
“得知被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录取的时刻,最想感谢的是母校青岛二中。”青岛二中毕业生张无忌说。未来,他将同此前已保送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李原宁继续同一专业学习。
张无忌表示,学校提供的“互联网+教学”平台极具便利性、丰富性及个性化,在课堂内外对他的学习大有裨益。他说,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便利的课内外学习资源。同时,课堂实录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回看,这使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复习课上内容,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点知识掌握;还允许学生了解除自己任课教师以外其他教师的讲课风格与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无忌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曾在初三时学完了高中化学。“小学时就跟同学拼写作业的速度,养成了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的习惯。”张无忌说。他写作业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课间或午休时间,没有了作业负担,他就有了大把时间参加竞赛,阅读书籍。高一参加化学竞赛,就拿到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张无忌还特别喜欢阅读社科类、文史类的图书,这个暑假正在看《资治通鉴》。除此之外,他已开始了大学英语和医学相关专业课的学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