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荒”催热养老院“短期照护”。专家提醒:机构和家属要帮老人做好适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9日讯  “岳父母年纪大了,不仅行动力不便,有时记忆力还很差,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这眼看着又快过年了,保姆要回老家,我们很发愁。 ”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陈先生说。记者了解到,年关将至,像陈先生一家这样发愁的不在少数。就在近日,广州越秀区一家养老院推出了短住模式,长者可以入住7天到1个月以上的不等时段,还可以享受不同等级的康复套餐,新颖的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春节假期“保姆荒”给部分家庭带来的困扰。

春节保姆放假  家属照护力不从心

据了解,陈先生的岳父母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前两年老人记忆力大不如前,夫妻两一合计就把老人接到了身边。 “我们也都是快50岁的人了,平时还要上班,如果有保姆在,我们还能兼顾,但赶上放假保姆无法贴身照顾,我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

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春节,正赶上疫情,保姆迟迟没有到岗,他和妻子复工后只能轮休照顾老人。 “要是在家门口能有短期入住的养老院,白天把老人放在那里,下班我们过去陪伴,我们一定会考虑,因为这样老人也住得舒服。 ”

和陈先生有同样需求的还有家住济南市的柳先生,柳先生的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平日里保姆和柳先生妈妈两个人一起照顾都显得力不从心,“要是赶上春节保姆放假,我妈更是累得整天无精打采。 ”柳先生说道。

春节临近,面对一年一度的“保姆荒”,各地家庭对保姆的需求都是有增不减,尤其是家有失能、半失能或失智老人的家庭,更急需专人护理服务。

短期照护  缓解假期“保姆荒”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推出春节短期照护的养老机构不在少数,因为家人外出、保姆回家等原因,不少老人会选择在春节时入住养老院。 “短住服务一直都有,但现在这个时候咨询的比较少,一般到临近春节的时候就会多起来。 ”青岛乐万家洪泽湖路老年公寓院长赵永秀说。

而对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来说,短期照护包括上门护理服务,市场需求更为强烈。 “其实短住服务就是‘喘息服务’,老人短期入住养老院,或护理人员上门服务老人,可以让家人得到喘息时间。 ”青岛幸福之家老年公寓院长宋媛告诉记者,只要是符合青岛市规定的老年人,都有权利享受到这种居家社区喘息服务,即使是不符合要求的也可以自费购买。

“这两天我们就接收了一名老人,因为家里没有供暖,冻得在商场里住着,被街道发现后送到了我们这里,让老人在公寓里过完冬再回去。 ”宋媛表示,不管是短住服务,还是喘息服务,服务质量、标准都是和长期住在这里的老人是一样的,而春节短期照护服务时间则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定。

机构和家属要帮老人适应

有关专家认为,短住模式对机构和长者家庭来说是双赢,机构可以增强口碑,提高入住率,长者家庭可以减轻负担,老人也可以被照护得更专业。

“这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大家共同配合做好。”青岛大学智慧健康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朱礼华指出,不管是对老人、家属,还是养老机构,沟通好、选择好、服务好、安全防控要做好是首先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朱礼华表示,养老机构做短住,既能缓解当前经营困境,又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一定要做好服务,无论是在整体服务水平,还是个性化服务方面,要帮助老人尽快接受和适应新环境,同时在安全防控上不能松懈。而对于老人家庭来说,一方面要做好和老人的沟通,让老人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特别是在机构选择、入住时长等问题上的意见;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养老机构,并和入住机构多沟通,如果是初次选择这项服务,最好和老人共同去考察有意向的养老机构。有些长者到了陌生的环境后很容易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和身体反而比原来更差了,这个时候需要家人和护理员更多的关注和陪护,陪伴老人度过适应期。(青报全媒体记者  许瑶)

责任编辑:许瑶

分享到 分享